文化消费
精神需求人各有别。
当代人是否正陷入无穷无尽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符号娱乐陷阱?-acel rovsion
问题详述
小说(纯文学/侦探推理/奇幻科幻/轻小说类/网络小说)/
电影(电影产量并不算多,每年可看的电影是可以数出来的,大致分为电影史老片/好莱坞新大片/大陆新片/港台新片/欧陆艺术向/动画剧场(电影)/纪录片)/
电视剧(美剧/英剧/日剧/大陆剧/韩剧)/
漫画(美漫/日漫/欧漫/国漫/港台漫)/
动画(日系 TV+OVA/美帝 TV/欧陆艺术向)
游戏(Wii/XBOX/PS/PC/手机,FPS/RPG/RTS/Galgame,etc)
音乐(古典/摇滚/爵士/乡村/流行/歌剧,或者欧美/日本/大陆/港台)
体育(篮球/足球/网球/F1/羽毛球/田径,一场赛事也是一部作品)
综艺娱乐(这个不用说)
追星(歌手/演员/运动员;日韩/欧美/大陆/港台)
———————————————————————————————————
无穷无尽,当我们(非文化行业从业者)闲下来时,投入无穷尽的观看/阅读和话题/情节/人物/桥段讨论中去···
真正的人生在哪?我发现很少有文化作品中的人物在进行文化活动(比如无穷尽的观看/阅读和话题/情节/人物/桥段讨论),一种嵌套的设置,即使有大多只是做一个摆设而已。
————————————————————————————————————
还有一个问题是——文化领域这么多(光光我列举的就有这么多),一个人已经很难将他们全部顾及过来了,当代不光有高度的生产职业分化,连文化消费领域都在快速分化,每个领域都在堆积“经典”和“神作”,没进入某个领域就根本难以有客观发言权,而领域之间的文化地位高低(比如电影领域和电视剧领域,又比如电视剧里的美剧和韩剧领域)、人们之间的鄙视链在复杂化,因鄙视链而引起的争论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人们累计因此浪费的时间似乎已经非常可观。
另外,人们在那么多的文化作品领域看/读/玩了那么多的“经典”和“神作”,掐起架起来时也没见素质有多高,倒是形成了各种小圈子,消费再多的作品,实际的世界似乎也没有变更好。
首先这个问题分为两个:
1,文化工业谱系伴随着信息技术爆炸和大众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形成的文化现象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2,我们怎么看待,以及对于我们的意义。
首先,80 年代的文化批判理论中对于此现象已经有明确的关注,主要成就在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首先文化工业描述的是一个混杂状态,即原来的文化阶层趋于解体,技术化的文化产品随着商业市场的发展在公共场域形成的新的文化母题,而这个文化母体由于庞大中产阶级消费力的存在开始趋向于以下特征:
1,新的文化共同体通过文化产品的消费圈形成各共同体独有的话语体系,价值观区域,组织方式并由消费市场发生扩散,这属于社会新兴的自组织模式,这个在 web2.5 这个互联网社区高度发展的时期显得尤为显著,互联网社区本身就是消除传统话语权威,并在各自组织体内形成话语权威的组织方式变革。这用于解释次文化圈的产生。
2,阿多诺批判中消费主义语境本身所造成的“文化技术复制”,使得文化产品的核心区间是服务于商业,其中一部分趋于行业内共同体的话语体系和审美标准,另一部分通过娱乐消费市场进行扩散,并通过交换价值来形成最终的文化生态。这用于解释“越来越与大众脱节的精英艺术”和“越来越庸俗的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无限扩大的趋势。
3,马库塞的批判中产品趋于齐一化,同时趋于分立化,齐一化是指消费市场导向,使得文化市场变成标准化的商品市场,文化产品本身随着市场需求,市场导向所改变,并且由于专业分工体系存在,可以很容易变成整齐的文化制品,而这种文化制品来自于现有文化符号集团和工业化文化表现模式的整合,而非传统意义上基于创作者私人语境的流溢,然后进行商品扩散并通过发展迅速的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社区进行产品扩散,这种产品扩散本身的力度,会使得民众趋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为大众传媒本身把控着公共话语体系。同时趋于分立化,是因为大众文化市场是竞争红海,那么在后期阶段,文化产品会陷入一种”虚伪的个体主义“,也就是在文化工业品的基础上,对于小众群体进行深度加工,并且自我标榜回到传统意义的独立艺术之中,并以此分立化来适应第一条提到的次文化分立的产生。
4,文化产品的市场传播本身是通过大众传媒产生的,而从进步主义运动以来,从 1908 年开始发展现代传媒行业一直是公共话语体系的主导者,而我们在进步主义运动后全球范围共识的公共政治运作模式和公共生活模式,都是通过公共话语体系衔接,并且在公共话语中产生各种冲突,并形成各类价值观圈子和文化圈子。“鄙视链”是里面最中二的一种。
所以从文化工业论的角度来说,你现有的一切文化现象本身是后工业时代,前文化阶级(包括就欧洲的贵族和艺术家团体,或者中国的文人阶级)的完全解体,社会关系组织系统本身的快速变迁,所造成的文化现象的适配,所以这种变化本身是“中立”的,我们可以从人文语境和人文审美上去批判这种文化现象,但是那是一种价值判断,仅从一个社科立场而言,现有被批判消费主义文化现象,实质是一种后工业时代本身的组织特性所产生的”中立现象”,它反而不是一种狂热,称作陷阱也是个价值判断。
那么,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进行价值观输出,也没什么兴趣去开导人。
我给一个很简单判断方法吧,我们对于人本身“意义”的探讨分为至少三简单命题,“人的前设是什么?”“人本身是什么?”“人与公共场域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1,如果你认为人存在本身是宇宙各种变化中一种生命现象的绝对偶然,那么你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荒谬的,而你的生命现象本身并无意义,其意义取决于人本身身份确定,而我们同样面对一种通过人类价值世界所产生的人造的有序(即文明世界这个公共场域)之中,那么你的身份确定本身依然取决于你本人的自我行动和取向,并且以此为基点在人造的有序中建立你自己的有序,这就是意义。所以与其你在有序的世界中迷茫 (这是种自大的错觉),你不如承认一种荒谬的清醒,来自我确定自己的取向,再来建立与公共场域的关系,形成你自己的意义。
2,如果你认为人本身是“孤立人”,拥有自我以及文明世界的主体身份,那么你需要处理的是你与公共场域的二元关系,你作为的“自然人”的自由意志和你作为“社会人”的角色政治,那么通过“自然人”的身份寻求你的本性,并形成自我认可的真诚独立人格,然后在以此为基础在“社会人”身份中寻求某种实践,来找到社会组织体的位置,并以此建构你自己的意义。
而文化生态的极度变化和混乱只是各种普通的公共场域的一种,它本身是中立的,与社会关系本身适配的文化现象,符号堆积来自于技术生态发展,话语冲突来自于公共话语体系的发展和各共同体的分立,它有特殊性,但是从长时间历史来说它和各阶段适配的文化体系并无本质的不同,都依赖于既存的社会生态,这种演化本身是理性的,没必要用某种“好/坏”的价值判断去定义它。
当代人是否正陷入无穷无尽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符号娱乐陷阱?-Joe Zhou
要是所有人都忙着消费文化符号而没有收敛,是不是会变得大家都把时间用在争论和鄙视上,从而浪费了本来能把世界搞得更漂亮的时间?
你的出发点是值得赞同的,因为你希望世界变得更好。但是你的思路里有一些根本的模糊和混乱。你对争论和鄙视链的浪费性质比较确定,对所谓的真正生活和更好的世界却没有很详细的描述。如果连你都不定义所谓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你如何说服别人,他们用来互相鄙视的那个时间可以用在更好的地方?仅仅指出争论鄙视的浪费性是不够的,你必须还要说清楚怎样才是不浪费,为什么。
关于当代人是不是陷入了文化消费和文化符号娱乐陷阱,我的回答是:这根本和当代人没任何关系。就算在当代,生命有明确目标的人也不会有事。目标明确的人,他们必定不断思考自己的消费是否有助于目标,并且会划分什么限度的消费才是有益的,什么是过度。而人生目标不明确的人,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会陷入题主形容的“陷阱”;因为他没有一个非要去达到的点,在哪里陷着了又怎么样?和人争论了一场空又怎么样?时间既然不是非用来达到某个目标的,浪费了又怎么着?就算不是像现在一样争论哪个神作那个渣作,目标不明的人总会有办法产生争执来消耗掉吃饱饭没事的多余精力。文化符号的增加根本不是这些人浪费时间的根本原因。
所谓的明确目标 100% 会表现出你和特定人物的理想关系。100% 的情况下,这个他人绝对不会是全世界的人,而是极为具体的,个别几个重要的人。这几个人可能就在你身边,也可能已经死了,但这些无所谓。只要还存活在你的记忆里就可以了。还有,身边不等于物理的身边。你读一个人的书,他的灵魂在你身边。
关于洞察力和思辨能力,我认为它们是行动限制思考的产物。正如你所说,现在世上的符号多得让人头痛,所以不能看太久,更不能想太多。于是我就给自己下了一些规定,比如当我想到好几个觉得不错的想法,就优先去考虑能买到关于它的实体书的那个想法。“我只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只买了关于它的书”,就凭着这种没什么深刻道理的,粗略的规则,我还真的优化了自己的思考秩序,至少能够舍弃很多想法。既然能集中思考一两个问题,自然就显得洞察力和思辨能力比较高了。我们这些喜欢观察和思考的人,往往会忽略一两个简单无比的行动能对思考起到多大的优化作用。我制定出那个靠实体书去限定思想的规则就花了几年的摸索;我不知道别人要花多久,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悟性实在很一般了。不管怎么样,有了第一就有第二,后来我就懂得用别的行为来进一步优化思考,提升洞察力和思辨能力。
只是多观察思考根本不能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质量,必须靠行动来限制观察思考的范围,汇聚有限的思考力量来突破问题。如果问题是一堵水泥墙,我宁可在它上面凿穿出一个米粒大的小洞,也不要在整面墙壁上都留下浅薄的刮痕。
网络文学与严肃文学
现在网络小说越来越小白文,是不是网络写手以后都去创作小白文了,网络文学最终会走向末路?-愤怒的香蕉
网文对标的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好莱坞,好莱坞做到了什么?他在庞大的商业化、爆米花体系中,完成了对价值观的高效输出,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高效?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中蕴含极高的内涵?不是的,是因为他们的故事特别吸引人。他们已经完成了对整个社会最大部分群众的心理分析,他们掌握了跟绝大部分人群对话的接口。
这就是网文这些年在做的事情,是商业化体系中可能蕴含的潜力。
……长久以来,我们的文学创作者幻想着完美的读者,他们的书是给完美的读者看的,这些读者有进步的意志,会去主动摸索他们书里的价值,无知者们恨不得世界上都是这种给完美读者创造的书。严肃文学对社会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我们面对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众,甚至于从大学里出来以后都没有建立起合格的三观,很多人一辈子的逻辑能力都只停留在非此即彼的两段论。人们并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东西,小白文?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爱小白文,爱抖音,爱爆米花,爱好莱坞,如此坚定的事实基础,分析这中间的原理,才是未来走出一条路的希望所在。
……相对已经走向极端的严肃文学,在网文的“小白”属性当中,才有着这种真正可能改变世界的启发存在。也只有这两种极端能够相互学习、融合的那一天,世界才真的会变好。你们今天以轻蔑的言语谈论“小白”,而不去讨论“小白”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类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原理,那跟清朝大儒们说着“奇巧淫技”时的轻蔑语气,是一种性质的东西。
不要对近在眼前的最普遍的事实视而不见。这里有世界的真相。
……严肃文学不断地收窄自我,说要追求高远的目标、至高的艺术,他做到了吗?其实传统文学体系以前并不是没有通俗文学,但整个体系通过极端的理论倾向,将通俗文学杀干净了,然后他们自己也走到了困境里。网络文学并不是什么非常新奇的东西,它是继承通俗文学衣钵来的,只不过当时并没有系统性的传承,所以网文是从头开始又建立了一遍通俗文学的体系。
今天的网络文学并没有碰瓷严肃文学,但是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你能感到基于传统理论的紧箍咒一直在套下来。我们不做娱乐,要做内涵,这个倾向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严肃文学的理论倾向,正在发生的事实是,严肃文学将自己的生命力给做没了之后,突然发现另一边还有一群写作者,于是这个理论体系又开始呼吁:你们要像我们一样写作。实质上,就是要将当初毁灭通俗文学的过程再重复一次。但他们幻想着:如果我们让这么多写肤浅网文的作者都发展过来,文学的版图不就扩大了吗?但原本就很大的文学版图,不就是被这种理论趋势给做死的吗?今天就算用枪逼着所有网文作者都去学习写名著,明天也无非是把死亡的过程再重复一遍而已,没有读者了,作者是养不起来的。
……而为了对抗这一趋势,我们才会开始谈论,严肃文学的路子是不是走错了呢?你们真的实现你们对社会的责任了吗?大家全都去写《战争与和平》,世界就会好起来吗?我们认为不会。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各个层次的作品都有的、健康的文学生态,比单一文学名著的价值更大,因为人是一步步成长的,在他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有合适的养分和素材,一旦某个阶段的素材不足,人就很难走到后半段上去。实际上我在谈论这些,谈论文学名著的好处与他们到不了的地方,谈论“通俗文学决定文学的生命,严肃文学决定文学的高度”,实际上都是在说,不要再把通俗文学杀掉一次,之前的整个过程都已经证明了,自毁阶梯和体系,实质上就是严肃文学的自杀。把金字塔的下层毁掉,说我们只要塔尖;砍掉树木的根系和树干,说我们只要果子,最终塔尖和果子都保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