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倚他家之言,方有真知己见。

How to enhance?

人是怎么废掉的?-peachhhhh

拒绝输出。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信息的投入产出组成的,你看视频,刷新闻,读公众号,都是一种输入,当你开始输出的时候,你的投入才会通过大脑的思考和逻辑,内化成对你而言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不论是打游戏成瘾,还是看电视剧看到疯魔,在我眼里,都是一种失控的输入,是一种零输出,是一种对生活完全的透支。
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输出的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就好比我们高中的时候,练作文,你光看范文半点用没有,必须自己动笔写才会有提高。 一个人如果很长时间不输出自己的知识,自然就没有兴趣去做这件事,继而更加不会锻炼到这种能力,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会导致被吸收的知识不断被遗忘,知识变成废料。

有什么细思极恐的神预言?

归根结底,数据与信息才是一切的根本。了解了最基本的规律你同样也可以做到。像我老师说的那样,为什么老师懂得比你多,做的比你好,因为老师知道常识。嗯,就是常识。这题真的容易,你看 A,一看就是错的那个 B,这里明显有问题,一下就可以排除嘛 C,也是错的,那就选 D 呀,这么简单怎么能错你们真是我带过最差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老师做的多了,这些东西在他的眼里就是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最基本的常识。像美术生一样,为啥老师画的这么像,这么好。因为他知道,那是咬肌,要有转折。脸上的暗部要从这里转折,这要深一点硬朗一点,那要柔和一点,要有对比……我们不懂啊,但老师也没法教,因为这是常识。我怎么教你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呢?咋教?
常识,才是一个人需要学的东西。现在的学生只愿意学新知识,希望懂得多。殊不知,我们反复的学习,就是为了把我们的知识变成常识,那才是自己的。 所以,没有什么神预言,没什么细思极恐。知识,才是本,懂知识,就不会像平凡人一样,随便看到什么就恐慌。

大学生如何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曹将

01 旅行的意义
在本科阶段的空闲时间,室友一般会选择去实习,而自己则喜欢出去旅行。因为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去游山玩水上了,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比室友,我总觉得自己成长得很慢。但是,在某节课上,当遇到需要拿出一套小组成果整体方案的问题时,我却比室友更快的想到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回顾这件事时,我去追溯原因,唯一的理由来自于这些旅行。在旅行前,我必须根据预算来制定方案;在旅行中,我必须处理各种突发问题,比如火车没赶上,是继续滞留一天,还是赶紧买另外的车票,这就要求我必须有 Plan B;在旅行结束后,我也会把心得写成游记,记录的同时也方便之后的旅行。
再后来,这件事让我会发现,很多东西的本质上的底层逻辑都一样,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题目「大学生如何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时,我的大脑中第一浮现的,是第一个建议: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沉淀什么。沉淀来自于对经历的不抛弃,并且从中提炼出通用的内容,套用在其他相关的事件和任务上,实现经验的转移。后来我也去实习,每天写总结,总结的内容又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支撑。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吧。
02 知识与技能孰轻孰重?
知识是一系列概念形成的体系。而技能则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来说,积累知识更难看到效果,而技能因为学来就能用,大家一般更偏爱。比如《我用这十个神器提升办公效率》肯定就比《设计的十个原则》阅读量更高。
记得在读书阶段,我有选修一门平面设计课。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来讲解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一系列案例,到中后段时才切入到工具的教学。我们就很疑惑:老师,我们都学了半学期了,为什么还不教 PS 啊!老师的答案是:将来你会发现,要实现创意,哪个工具都可以。可以是手绘,可以是电脑设计,甚至是一些拼贴。但是,你跟别人的差异,来自于底层的积累,而非表面的技巧。
我当时不理解,直到之后看到 iPhone 的系列广告:shot on iphone 。这些摄影师,他们能拍出这些作品,并不是来自设备的差异,而是他们本身与我们的差异。
这是发现美的眼睛,是捕捉美的意识,是重塑美的角度


Never STAY in books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

读书或学习,我们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被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所以,一天到晚沉浸于书中的人,他的精神弹力便要消失殆尽了,这就和长时期被重物所压的弹簧一般,它的弹力必定会消失的。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思想家、发明家等等,则是直接去读“宇宙万物”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植物一样,是各凭所据; 从自己心中所涌出的思想,则犹似面对着盛开的花朵来研究植物一般,科学而客观。
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尽管它不见得是严密紧凑,但我们可依赖它向某种体系开展。因为自己思考的人,已把自己的知识、个性、见解等融合成一个总体。而如果脑子里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然杂陈,显得混乱不堪,这种思想的过度拥挤状态,掠夺了一个人的正确观察力,也使人失去主见,并且很可能导致精神秩序的紊乱。这种现象,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学者身上都可发现。所以,从健全的理解力和正当的批判力等方面来说,这类人远不如那些所学无几却善于思考的人。
以读书终其一生的人,他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汲取而得,他们有如阅读了许多山水、游记之类的书籍,对于某地或某国的有关知识虽可粗枝大叶地说出来,但是甲地和乙地是如何地关联人文物产习俗又是如何说不上来。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土生土长的父老,一打开话匣子便能把本地事物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和事物的总体关系等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有很多书文都非常精彩,读完之后回味无穷。可是如果只是“读”了,却不“回味”,又怎能体会到“无穷”之境界?读书重要,但思考更加重要!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受印度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忘我。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录与补遗》

2019 复旦毕业典礼发言

稍有历史常识的都知道,不管哪个族裔,任何发展都是靠互动的。互动的一个结果其实就是 hybridity,杂糅。近亲繁殖会使物种退化。闭门锁国文化发展的后果难道不是如此?文化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经很难有纯真了。如果我们是真心认可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几千年前的思想或者一两百年前的思想怎么可能适合今天的社会?许多人口口声声地说厉害了我国,但如果我们真的厉害了,为什么还要靠几千年前没有微信的孔子来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 别有用心的人篡改跨文化差异的讨论基本前提是有想法的,他们企图用文化之间的对抗来掩盖了自身文化内的矛盾和冲突,用反对他文化的强权来遮掩自己的强权。如果真的是反对强权,尊重独立,那文化之间和文化内部的压迫,我们都应该一律摧毁之。

我想说的是,即便是在研究或学习中,我们的思想其实常常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自由。在繁杂思潮的影响、无耻强力的压迫和各种利益的诱惑的夹击下,捍卫自己的思想自由变得非常困难。我们通常相信读书能使自己强大,但在读书过程中,我们的独立意志或思想自由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被绑架。大家都认为读书是好事,但如果读书时独立意志停摆,没有了自由思想,结果也许比不读书更糟。叔本华曾在 On reading and books 一书里说:they have read themselves stupid.你们都是如饥似渴的好学学生,明白这道理非常重要。 按叔本华的分析,When we read, another person thinks for us: we merely repeat his mental process.如果不注意,我们读书时会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But, in reading, our head is, however, really only the arena of someone else’s thoughts.

读书坚持自由而无用,这就意味着我们读书不是为了用于他人所规定的目的,而是为了自己独立的生命体验。读书不是为了寻找他人给出的答案,而是为了自己能有更大的思想自由。 任何只读一类书、只效忠一个权威的人基本是在用书垒砌成一座关押自己思想的囚牢。祖先把书设计成砖块状,抑或也有这层意思? 潘光旦有一段话非常著名,是对复旦校训里“自由而无用”绝妙的注释:“自由教育下的自我只是自我,自我是自我的,不是家族的、阶级的、国家的、种族的、宗教的、党派的、职业的。”这话真是我们应该记取的。我们是为了好好做人而学习的。遗憾的是,大家不一定知道被费孝通称为老师的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卓然不群的学界泰斗潘光旦先生。这位本科在 Dartmouth,研究生在 Columbia 的学者在那场今天居然还有不少人想翻案的浩劫中,受到了红卫兵学生野蛮、非人的折磨。这些红卫兵和你们一样的年纪,其中有不少是饱学的高才生。可见自由而无用是多么重要,但它又是那么地脆弱。它不仅仅能使我们追求自己的生命体验,它更能防止我们堕落成犯罪的工具。它是人性的第一道,或者说最后一道防线,实际上也是唯一的防线。 守住这条防线可能么?我们大概做不了潘光旦,但我们能做自己。今天上午来学校正值上班高峰,拥挤的地铁使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动弹不得,但我看见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拿出了手机,在这么压抑的空间或者说零空间里居然争得了一小片任意网游的自由。自由不是靠施舍获得,它靠的是我们的意志。You can lock up my body but you can never imprison my w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