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琢磨《历史那些事》第一季的娱乐性边界之前,首先想要自问在这部短片集中记住的是什么——或者说,它于我价值几何。从前零散地看过《在下东坡 一个吃货》、《魏晋奇葩·爱豆嵇康》、《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三集,但都只是课堂内容拓展而没有去看整季。隔了几年补完,它对于我却依然是那种不被提及就不会记得的片子。一时之间,我能主动想起的只有白煮东坡肉、仿末代皇帝与王家卫电影,而不是那些细碎的历史细节或者创新性的手法。
这便引出《历史那些事》的主旨问题,它号称是一次让史料有趣生动起来的纪录片实验,但在我看来,这个“实验”成果是偏离于纪录片而更多地倾向于综艺片的。其中的创意手法,除了在“纪录片腔”解说中融入诸如“郫县者也大 V”、“边城(编程)”、“光汽四溅 哔哩哔哩”之类让人会心一笑的网络文化,片名玩梗(“碰瓷”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日番在下坂本、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韩剧请回答,使用爱豆弹幕等网络词语),还有每集不重样的化用各种综艺广告影视等具有强戏剧性或娱乐性的表达手法的中插形式,命名其为“历史小剧场”。分开来看,第一集整合穿越桥段、美食纪录片、美食 vlog 与说唱 MV,第二集套壳侦探心理独白与末代皇帝镜头,第三集利用“撞名”设定前世今生大玩“真香”等网络梗与致敬王家卫,第四集“抄袭”励志广告片、第五集爱情保卫战真人秀综艺、第六集坂本万人迷桥段、第七集迎合 b 站弹幕文化、第八集日番式擂台赛……归根到底,并没有开辟性的艺术手法,而只是各种影视娱乐桥段的旧菜新烩,并且明显可见主要是端给 b 站受众品尝。
史料的零碎与娱乐化杂烩掩盖了作为“纪录片”的清丽本味,尽管《历史那些事》在情景扮演上基本尊重史实。
首先,分集短片之间联系松散跳跃,没有时空、物事人或情感之类的线索逻辑,空有每集雷同的“正经”旁白加“诙谐”剧场中插形式,使得所“纪录”的本来就零碎的浅层历史常识更加碎片化、娱乐化。短片涉及的历史有隋朝清朝皇室、春秋战国政治、魏晋北宋文人名士、兵器技术变革,可从分集顺序与叙述内容来看,历史视野虽广但太跳跃、也太基础。无论观者历史水平如何,看《历史那些事》主要还是乐在“梗”中,难以在转瞬即逝的字幕注解或细碎分布的弹幕评论科普中拾得对历史细节的线索型认知,亦少有通过此片费力费时搜集消化深层史料的可能。另一个使《历史那些事》难以结构历史的原因是,片中的历史细节都是中学能修到的内容,历史面貌更清晰地呈现在通史的字里行间,而半小时不到的稀释了历史浓度的短片终究只能蜻蜓点水。
其次,抛开教化功能来看,它的呈现效果纵观来看是一种针脚粗糙的缝合,史料与梗料并未达到有机融合,反而是娱乐桥段在喧宾夺主。中国历史共泛二次元元素一色,格言哲语与网络文化齐飞,本来不算诟病,但它的内容精度把控不足,导致的就是要在倍速快进拖沓浅白的桥段复现与原速观看实料细节之间转换——这是我的观看体验,快进之处例如乾隆一集只是讲他铺排字印破坏国宝文物、展开得十分冗长,又如何宴一集综艺效果僵硬造作无聊尴尬并且服化道的塑料质感太明显。此外还有一项干扰,就是用同一张脸来演绎各无关联的历史人物,使得我读取到的叙事逻辑是演员面孔而不是历史线索……姑且归结为个人问题吧。但是,一方面,“历史小剧场”只用头尾动画过渡与画幅变化来区分“整蛊”内容,需要观众有鉴别正经与调侃的能力,并对其中桥段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叙事的“散点”以及桥段的“照搬”是一种干扰,譬如“不可能工作”的“土味”杨坚与“文艺青年”杨勇之间叙事气质截然不同,新闻片、棚拍影楼古装的粗砺感与电影片的精致感各自独立地排坐一凳,两个人物只靠着历史身份互相联系,没有苏东坡一集美食热爱与乐天精神的贯穿来得流畅。
总的看来,这部短片集一边生怕观众记不起网络热门桥段一般翔实地娱乐,另一边又穿插需要迅速解读的历史原文或思辩格言,让我怀疑,这样能否离历史原貌更进一步?或者能否触达历史层次之中的人文精神本质?尽管《历史那些事》的趣味调剂丰富料足,可是看过两集之后也完全知道了“套路”,加上撷取原料的细碎,续看的动力逐渐停摆。我想,正是因为娱乐手段铺排甚于历史纪实内容,才导致了这部短片集在纪录片内容本质上的偏移——然而在纪录碎片化的短视频文化上,它倒是十分忠实。